深中通道日均车流量近10万车次,江门如何接住“泼天流量”

日期:2024-08-03 浏览:

深中通道开通一个月,日均车流量近10万车次,江门如何接住“泼天流量”?为进一步深入挖掘江门城市潜能,探讨深中通道给江门带来的机遇,7月30日,在深中通道开通满月之际,由江门市委宣传部指导,南方都市报社、N视频客户端主办,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协办,江门市图书馆支持的“深中通道 江门机遇”高质量发展主题沙龙在江门市举行,来自政府部门、高等学校,以及中央、省、市媒体界数十人齐聚江门,共同探讨深中通道与江门机遇的热点话题,为江门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微信图片_20240803161221

深中通道贯通珠江口东西两岸。粤交集宣供图

深中通道开通满月

政学媒人士齐聚探讨江门机遇 

6月30日,深中通道开通后,深圳至江门的车程从2小时以上缩短至1小时内,江门和深圳进入“1小时经济生活圈”。深中通道开通,将给江门带来哪些机遇?深圳和江门,未来如何携手共赢?这一系列话题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议。

7月30日下午,“深中通道 江门机遇”高质量发展主题沙龙在江门市图书馆举行。活动邀请到五邑大学专家,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中央、省、市媒体资深人士参加。

微信图片_20240803161231

南方都市报社党委委员、副主编刘岸然致辞。

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随着深中通道开通,江门迎来了新一轮大发展的黄金期、窗口期、机遇期。”南方都市报社党委委员、副主编刘岸然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传递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鲜明信号,吹响了新起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纵深推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深中通道正式开通,打通了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经济动脉,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落实“一点两地”新使命具有重要意义。在深中通道开通满月之际,南方都市报社、N视频客户端以媒为“媒”,与各界朋友,一起为江门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微信图片_20240803162404

江门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高钢华致辞。

“江门向来是海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也是岭南文化的沃土和新闻传播的富矿。”江门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高钢华在活动上致辞,他表示,江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位媒体、朋友们的关心与支持,希望通过这场沙龙达到三个目的:立足“大桥经济”机遇讲好江门比较优势,让广大投资者能够清晰地看到,随着交通和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江门正成为一方投资兴业的热土;立足高质量发展实践讲好江门改革故事,全面展示江门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围绕10张城市文化名片讲好江门文化故事,生产更多爆款、破圈的融媒产品,真正让江门从网红变长红。

专家建言献策

建设“似深度”高的营商环境引流入江

江门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五邑大学教授刘志坚在沙龙活动上以《深中通道将重构江门城市发展格局》为题作主旨演讲,从深中通道是大湾区“一桥跨三圈”重大交通设施、深中通道对江门意义极其重大、深中通道给江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江门如何“引流入江”“载体接流”“环境驻流”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生动的阐述。

微信图片_20240803162410

江门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五邑大学教授刘志坚作主旨演讲。

“要想富先修路,要快富修高速。”刘志坚教授说,1999年他来到江门工作,20多年来见证了江门和珠三角城市的巨变,最深刻的体会是“道路交通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他表示,随着年底南中高速万顷沙支线与深中通道直接接驳,深中通道实现“一桥跨三圈”,将重构大湾区城市发展格局。

刘志坚教授表示,深中通道开通对珠江口东西两岸资源要素流动的影响是双向性的,既有“溢出效应”,也有“虹吸效应”。比如说,人口人才资源、高端创新资源、高端服务和消费等会加速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抑制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城市群交通条件的普遍优化,促使资源在整个城市群城市之间更自由、低成本流动和更公平竞争,给落后地区的发展带来更大挑战。因此,江门要利用好“溢出效应”,减少“虹吸效应”,在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努力提高投资环境、城市品质能级、人力资本素质等因素竞争力,才能更好地促进本地的经济增长。

深中通道通车后不久,刘志坚教授特地驱车实地感受,并去高速管理部门了解情况。刘志坚教授表示,为抢抓深中通道历史机遇,广州南沙、中山和珠海做了许多谋划,都想“筑坝截流”,在构建“对接深圳、融湾发展”的城市发展新格局,江门必须加紧干、努力干,要通过中开、深岑等过境高速“引流入江”,打造优质产业园区实现“载体接流”,建设“似深(深圳)度”高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进行“环境驻流”。

编辑 | 罗胜境

来源 |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