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报】疫情发现可疑源头,珠海最新通报!佛山疾控提醒!

日期:2022-01-18 浏览:

珠海:本次疫情不排除

由暴露于污染入境物品导致


1月17日14时许,珠海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疫情防控最新工作进展情况。据通报,1月16日15时至24时,珠海新增3例本土确诊病例,截至16日24时,珠海本轮疫情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2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全部在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新增确诊病例在集中管理的密切接触者中检测发现,主要活动范围在香洲区南屏镇。


流调溯源发现,目前所有病例均在同一传播链上。基因测序与外省的境外输入关联病例100%同源。早期发病的个案从事某企业客服工作,经常接触境外入境物品。根据目前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专家研判本次疫情不排除由暴露于污染入境物品导致。进一步的流调溯源还在加紧进行中。


奥密克戎传播性较强 

珠海新增病例年轻人偏多


据发布会消息,目前,珠海全市所有确诊病例均收治在设有负压病房的定点医院,严格按照“集中病例、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则,全力做好确诊病例的医疗救治工作。在救治中发现,奥密克戎毒株的临床表现与德尔塔毒株有很大区别,奥密克戎感染后症状相对较轻,传播性较强,年轻人偏多,肺部病变少。


北京确诊病例溯源公布:

不排除经境外物品感染病毒可能


1月17日,北京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15日本土确诊病例溯源情况。


病例发病前14天内均无外省市旅居史,工作期间偶尔会收发国际邮件。病例于1月13日出现嗓子痒症状,1月14日出现乏力、发热症状,1月15日肺部CT未见新冠肺炎典型表现,综合1月14日、15日、16日病例标本的核酸检测CT值的变化,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测结果,初步判断病例处于感染的早期阶段。


目前已经判定密切接触者69人,均已落位管控,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采集各类风险人员标本16547人。截至目前,与病例同住及同工作的人员标本均为阴性;其他各类风险人员标本均为阴性;外环境采样共811件,除病例家庭和工作单位个人工位外环境阳性外,其余风险点位外环境标本均为阴性。


病例自述近期曾收发过国际邮件。该国际邮件于1月7日自加拿大发出,途经美国及中国香港到达北京,病例于1月11日收到邮件。例自述,在此期间其仅接触邮件包装外表面和文件纸张首页,未接触包装内表面和其他纸张。已采集该国际邮件环境标本22件,其中包装外表面2件、内表面2件以及文件内纸张标本8件,经核酸检测均为阳性,并检测出奥密克戎变异株特异性突变位点。


作为密接者,快件派送员及其家属已被集中隔离,二次核酸检测阴性,家庭采样无阳性。


经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显示,病毒属于VOC/Omicron变异株(BA.1进化分支)。与北京既往病例以及近期国内外省(市)报告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均存在差异,不属于同一传播链;与2021年12月北美和新加坡等地分离的部分毒株相似度较高。


北京疾控提醒:

国外疫情高发期间尽量减少购买境外商品


目前全球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高发,北京疾控提醒:


  • 国外疫情高发期间尽量减少购买境外商品。

  • 若收到境外邮件或物品时,要正确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减少直接接触和交流。

  • 尽可能在固定地点取件,实现无接触交接;如需当面签收,请与快递员保持安全距离。

  • 拆件时尽量在户外进行,外包装不要拿回家中,要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如需拿回家中,可用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对内外包装进行全面消毒。

  • 处理完邮件后及时摘下手套,认真进行手消毒或清洗双手,更换口罩,避免用不清洁的手触碰口、眼、鼻。


梅州确诊病例为奥密克戎感染

与珠海疫情同一传播链


1月17日,梅州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五华确诊病例相关情况。


病例郑某某,男,11岁,1月11日晚随父母自驾车从珠海返回梅州,在梅期间居住在五华县岐岭镇华源村。


1月14日,五华县人民医院在6人混采混检标本中,检测出异常结果。接报后,梅州市、五华县疾控中心立即对相关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应急处置工作。经多次对6人单采单检,郑某某核酸检测结果反复出现异常,其余5人结果均为阴性。


针对检测结果异常情况,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加大了核酸检测频率,1月16日梅州市疾控中心在对郑某某第七次采集的核酸样品中,检测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等,判定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随后转送至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隔离治疗,经进一步诊断,订正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经广东省疾控中心病毒全基因组测序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与珠海市疫情同属一条传播链。


病例在梅活动范围涉及:五华县岐岭镇华源村、双头社区金福超市、萃益茗奶茶店。以上场所均已按要求实施管控和终末消毒。


佛山疾控提醒:

请以下人群立刻报备



2022年1月11日以来有广东梅州旅居史的人员;

2022年1月4日以来有上海普陀静安旅居史的人员;

2022年1月2日以来有广西崇左旅居史的人员;

2021年12月30日以来有广东珠海香洲、北京海淀旅居史的人员;

尤其与病例活动轨迹有交集、重合的来(返)佛人员;



接到外省(市、县、区)各级疾控中心电话告知的密切接触者等风险人员



所有粤康码“红码”和“黄码”人员


请第一时间向所在居委(村委)、工作单位或所住酒店报备,并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医学隔离等健康管理工作。


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时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自行购药、服药,应立即报告,及时就近至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就诊过程中请做好个人防护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