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味道镌刻历史:天湖斋菜,那萦绕舌尖的家乡风情

日期:2025-01-28 浏览:

饮食,宛如一面镜子,最直观且充满烟火气地映照出一方水土的文化特质。当传统文化与饮食体验深度融合,我们仿佛能在一餐饭的短暂时光里,穿越时空的长河,于舌尖之上领略顺德均安天湖社区那底蕴深厚的文化魅力,感受那唇齿留香间难以忘怀的乡土记忆。

cba7147fbf614093a581221fff6d2dcd_tplv-tt-origin-web_gif.jpeg

在众多美食中,天湖斋菜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背后藏着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它所承载的,远不止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段段鲜活的历史与传说,让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仿佛置身于历史的画卷之中。

c1783f30eafe4f83925c8531afabadd0_tplv-tt-origin-web_gif.jpeg

天湖斋菜的食材,皆精心挑选自均安本地那些伴随当地人成长的传统菜肴。这一道菜品,是岁月沉淀下来的味道,是家乡的记忆与情怀。不仅如此,天湖斋菜还将发源故事、历史典故以及词曲典故巧妙融合其中。比如,以被誉为“岭南第一人”陈白沙先生命名的菜品,还有陈白沙、湛若水与李雪竹之间流传的民间传说等,这些元素如同丝丝缕缕的线索,将食客们带入了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世界,让他们在品味美食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天湖独特的文化内涵。

076cc7f903024abf95a20f4dc7281157_tplv-tt-origin-web_gif.jpeg

而非遗传承人的匠心独运,更是为天湖斋菜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他们对每一个制作步骤都严格把控,力求精准无误。色香味俱佳的斋菜,搭配上颇具创意的摆盘和精致的器皿,从任何一个角度欣赏,都尽显东方美学的独特韵味。这不仅是一场味觉的盛宴,更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7d1cf896ad4e4a65bdecf30d9552e1d5_tplv-tt-origin-web_gif.jpeg

天湖斋菜作为经典的顺德本地菜,在均安的一桌佳肴中独树一帜,散发着独特的均安味道。均安镇地处珠三角腹地,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是佛山与中山、江门两市的交汇点。而天湖社区位于均安镇西部,靠近西江支流,优美的自然环境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为天湖斋菜的食材供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天湖斋菜“香芋素心柚”其制作过程可谓是精益求精。首先要精选上等的柚子皮,用炭火慢慢烤制,待外皮烧掉后,仔细地将黑色部分刮除干净,再用清水反复漂洗,直至将柚子皮中的苦涩味完全去除,只留下清新宜人的柚香。与此同时,将香芋去皮切块,放入蒸笼中蒸至软糯,备用。接着,把处理好的柚子皮丝与香芋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再佐以特制的酱汁精心烹调。最终呈现在食客眼前的,是一盘色泽金黄、香气扑鼻的美味佳肴,令人垂涎欲滴。

ad46c816354b448788e4aa640ff29461_tplv-tt-origin-web_gif.jpeg

“金柚芋头乐自然,天湖斋菜惹情牵。白沙先哲连声赞,赓续推陈数百年。”据当地知名学者李东成老师介绍,天湖斋菜与陈白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希望通过这一道菜,把均安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食材完美结合起来,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呈现出最真挚、最纯粹的均安味道。让他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了解均安这片土地的魅力,进而深深地爱上这里。”

7b6d2110a90247ed8cbdf618481b7549_tplv-tt-origin-web_gif.jpeg

清代陈村诗人黎简(1747 - 1799)曾写下“照面灯连橘柚青”的诗句,生动地描绘出顺德夜色的独特风情。清末,伦教诗人梁廷楠(1797 - 1861)也有“每访泰山经北海,藤花亭近柚花村”的佳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另据清代诗歌记载,在中秋节的夜晚,顺德的女孩们会将柚子皮精心制作成柚子灯,然后用竹子将其吊挂起来,装饰在家门之上。而男孩们则手提柚子灯,在秋夜凉爽的微风中欢快地行走玩耍。灯光闪烁,笑声回荡,乡村的秋夜显得格外迷人。在这里,柚子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水果,更是一种深深的情结和美好的祈愿,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与此同时,香芋在顺德均安也有着广泛的种植历史。香芋作为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早在秦汉时期的文献中就有相关记载。到了明朝时期,香芋因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备受人们的推崇,成为当地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顺德均安的香芋以其口感细腻、香味浓郁而闻名遐迩,不仅满足了本地市场的需求,还通过商路远销各地,让更多的人品尝到了这份独特的美味。

天湖斋菜,就像是一部生动的地方史书,用味道记录着均安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它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当我们品尝这道菜时,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气息和文化风貌,让这份独特的家乡味道在舌尖上永远留存。(黎少驹)

编辑 | 罗胜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