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江海区晨光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简称晨光社工中心)于2011年9月27日成立,是江门市第二家、江海区第一家非盈利性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是中国百强社工机构,江海区5A级社会组织,江门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重点实训基地、五邑大学产学合作基地。中心以“扶弱解困,致力构建有温度的社会服务体系”为使命,以“传递温暖,缔造希望”为愿景,以“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平等接纳,求实创新”,为江门市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党群服务、青少年服务、个案专项服务、戒毒康复服务、志愿服务、家政服务等专业社工服务。
以党建促创建“143”社会组织党建模式成果突出
晨光党支部构建“143”社会组织党建模式,即立足党支部“一个支点”,聚焦党建+服务“四个方向”,构筑创新共融“三个平台”,不断深化和创新党建工作,把党支部建成推动发展、服务机构、凝聚人心的战斗堡垒。
(党支部开展党史学习活动)
1——立足党支部“一个支点”,加强党支部组织建设,落实标准化建设,提升党员队伍质素,建强战斗堡垒。晨光党支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不懈开展对党绝对忠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建团100周年系列活动,营造充满活力、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
4——围绕志愿行动、党群服务、履行社会责任、打造服务品牌“四个工作方向”,促进党建与自身服务定位相融合,充分整合各类社会资源,运用专业的社工服务手法,着力服务社会及各类人群。
3——构筑创新共融江海区首个“关爱困境儿童党员服务基地”、江门市首个个案中心和广东省妇女儿童之家“三个平台”,有效促进资源汇聚,探索社会治理服务新路径。经过中心员工的全体努力,近年来,晨光党支部先后获得“广东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单位”、“江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江门市江海区优秀社会组织党建示范点”、等地方各级荣誉。
以创建促创新 构建社会服务优质品牌
开展南粤家政工程,助力基层困难群众“充电”再就业。
晨光社工中心做好“联”字文章,借助创建江海区“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的契机,在促进辖区下岗困难群众再就业方面下功夫,打造集“服务+培训+就业”于一体的一站式家政社区服务,积极推动基层困难群众就业方面的“精准化”和公益化,切实为辖区的困难群众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提升平台和机会。
(“南粤家政”居家养老照护公益性培训班)
(家政服务进社区)
营造积极向上、轻松愉快的团队氛围。晨光社工中心积极开展党群共建活动,为机构员工,尤其是女性员工提供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等的咨询与指导服务,协助机构员工更好地解决个人关于夫妻关系、婆媳关系或亲子关系的问题,做好员工的“调解人”。考虑女性员工的婚恋存在较大的需要,还积极为单身的女性职工提供联谊的机会,扩大机构女性职工的社会交往平台,充当好女职工的“牵线人”。
自立自强,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根据中心员工的职业发展需要设计合适的内部培训,为员工提供发展专业和职业技能的平台,如每月为员工开展法律专业培训、社会工作职业技能专业培训等,以及为自身职业规划不清楚、对职业发展迷茫的员工提供个人的职业规划指导,并为有需要的员工提供合适的推荐就业机会,助力员工实现个人的职业规划与发展。
以创新促发展 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
深化志愿服务,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在文明单位创建的过程中,晨光社工中心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助力疫情防控……多种多样的志愿场景在江海各地频繁上演,志愿红成为最亮丽的风景线。据统计,2020-2023年晨光社工中心共发动约3600人次的志愿者参与文明交通引导志愿服务,累计提供志愿服务超过10000小时。其中,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协助基层开展群众排查工作约8000户,协助辖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为“城市守护者”开展送餐专项行动持续17天。
坚持为民宗旨,在服务大局中彰显企业社会责任。晨光社工中心一直以来坚守自身的使命,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加大整合资源,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各方的平台影响力,
“以人为本,助人自助”,晨光社工中心将继续不遗余力地推动江门市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共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黎洛鹏 梁炎俊)
编辑 | 罗胜境
来源 |文明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