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建设儿童友好县区不仅有助于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提升民众福祉,而且是提高城市品质和品位的有效途径。2023年,新会区被确定为首批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县区。睦洲镇、崖门镇被确定为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镇(街),新会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枢纽新城体育公园被确定为广东省儿童友好基地。会城街道、双水镇被确定为江门市第二批儿童友好示范镇(街)。这标志着新会区在建设儿童友好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过去一年,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妇联的坚强领导下,新会区锐意创新,砺行致远,积极推动“儿童友好五项行动任务”,深化“六个示范领域”内涵建设,为助力“百千万工程”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增效添彩。
一、积极融入城市发展大局,促使儿童友好县区建设工作纳入政府重点工作,进入决策主流
01推进儿童友好县区建设工作连续两年纳入区十大民生实事和政府重点工作事项。
02制定年度重点工作清单,建立信息报送机制,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03先后召开联席会议3次、工作推进会4次、工作调研15次,并在常委会上专题研究部署推进工作。
04组织前往深圳、成都进行专项工作培训,提升建设工作能力。
05推动儿童友好建设理念融入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公园建设、交通安全、基地环境提升等工作领域,实现部门合力共建,同心共促儿童友好新发展。
二、持续提升儿童关爱力度,完善基础服务,护航儿童健康成长
儿童保障不断完善
▲制定《新会区未成年人管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建立未成年人保护联动反应机制,挂牌成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镇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实现全覆盖。
▲落实困难儿童基本生活提标工作和为特殊儿童提供康复教育服务。
▲推动基层工会开展托管托育服务,持续资助困难职工子女助学活动,发放困难儿童午餐补贴等。
▲积极发挥区级家庭教育工作“3+N”联动机制,继续深入推进“少审爱立方”“逆风飞行——关爱社矫青年”等品牌项目,做好未成人审判与司法保护工作。
基础服务逐步优化
▲继续落实“双减”政策。
▲投入5.1亿元新建或改扩建华侨实验小学、司前中学等7所学校(幼儿园),增加优质学位6585个。
▲98所学校开展课后服务,97所学校实现“平躺睡”。
▲成为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
▲区妇幼保健院新院正式启用。
▲4822名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接种率达91%。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实现全区“大家访”活动全覆盖。
三、着力构建儿童友好县区建设新环境,扩大朋友圈,持续提升建设影响力
成长环境焕颜升级
●新会儿童公园、禁毒教育基地及一批乡镇儿童公园投入使用。
●完成大洲园、龙兴花园等老旧小区适儿化改造。
●图、文、博、美四馆坚持公益开放,启动景堂图书馆少儿阅读中心建设项目,完成小鸟天堂等基地升级改造,新建6家“爱心妈妈小屋”。
●施划儿童友好慢行斑马线,策划“美丽上学道”,优化28条镇内定制助学公交专线,打造儿童友好交通体系。
●对全区2000多个网络平台、各类综合性文化场室195万册实体书籍进行全面检查,对700家校园周边重点行业场所开展专项联动检查10次,发现并整改隐患15处。
●每天510余名警力开展“护学岗”,护航儿童安心上学。
品牌活动增添特色
●发布新会儿童友好县区主题曲,成立区级儿童合唱团。
●全区开展“童心童行创未来”儿童开放日、儿童议事会、假期研学、儿童艺术展演、传统文化体验、助学义卖、“红种子”湾区儿童文化交流等活动近千场,筹集助学慰问善款近80万元。
●制播儿童电视节目《快乐小天使》和广播少儿节目《学满FUN》70期,播放电视广播公益广告3586条,发布儿童友好短视频68条。
●结合梁启超诞辰150周年,启动葵乡大思政教育品牌项目和“启超家教家风”进校园思政课、家庭教育公益课程进乡村活动,开展“启超学堂”“启超家风大讲堂”“少年中国说”等品牌活动170场次,受众达3万人次。
●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生命教育研讨活动等,筑牢学生反诈、禁毒和心理防线。
●推评省、市儿童友好示范镇(街)、基地11个,评选区级儿童友好社区、学校(幼儿园)、基地40个,指导省、市儿童友好系列示范点开展特色创建活动,推动形成示范效应。
新一年有什么新亮点?我们接着往下看
01聚焦“百千万工程” 火力全开推进儿童友好县区建设
√对照2025年验收目标任务,高标准制定年度重点工作清单,建立信息报送考核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发挥区专家委员会力量,提升问题研究解决能力。
√加强对外交流学习。
√聚焦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力争年内新增优质公办学位1410个,稳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及“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工作。
√推进14个老旧小区和名人广场、冈州广场、启超公园、葵湖公园等适儿化改造,美化儿童成长空间。
√推动为新会区适龄儿童(新会区常住人口出生满6月龄和18月龄符合条件的儿童)进行早期发育免费筛查和评定项目实施,完善儿童关爱保障服务。
√紧密结合“百千万工程”,充分挖掘儿童友好工作地方特色,将儿童友好元素融入公共服务提升、乡风文化弘扬、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工作中,进一步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引领作用,全域推进,形成百花齐放的工作格局。
02激活创新动力 多方合力打造家门口的儿童友好生活圈
√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充分激发市场活力,着力构建公共服务多元化。
√联动商圈组织活动,探索形成以活动促商业,以商业反哺公益新模式。
√推进小鸟天堂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鼓励巴贝高乐园打造成为亲子游首选目的地。
√加大指导力度,精心打造52个儿童友好系列示范点建设。
√探索建立政府、社会组织、社区、企业等联动机制,撬动社会力量,多元参与建设工作,广泛营造全社会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03延伸宣传广度 多场景构建儿童友好宣传新高地
√积极联动有关职能部门,加大在学校、社区、公共交通、景区、酒店、商超等儿童密集的场所,配套儿童专用设施,做好儿童友好理念宣传和氛围营造。
√加大力度推动学校、各镇街成立儿童议事会,广泛开展儿童参与活动。
√继续办好“童心童行创未来”、“万胜星火计划”夏令班、“红种子计划”等儿童友好品牌活动,用活“图文博美”四馆,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等全方位宣传儿童友好县区建设。
√探索开展手势舞传唱活动、“童眼看新会”短视频创作大赛、“唱响葵乡”等系列新媒介宣传活动,以儿童视角输出儿童理念。
√继续擦亮“启超家教家风”“少审爱立方”“逆风飞行——关爱社矫青年”等品牌项目,护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建设儿童友好县区是一项有温度的事业,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现实路径。新会将全力推进“五项行动任务”,深化“六个示范领域”,以“出圈”思维撬动“出彩”成效,用可感可知的“城市温度”呵护儿童茁壮成长,实现新会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儿童友好的“双向奔赴”。(黎洛鹏 伍志峰)
编辑 | 罗胜境
来源 |新会区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