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我准备结婚啦!能给我一些钱结婚用吗?”“结婚好!结婚好!钱的事情你不用担心,爷爷这就拿给你!”电话那头传来“孙子”的喜讯,可把爷爷高兴坏了。二话不说,就将自己多年的积蓄倾囊而出,解决“孙子”的金钱烦恼。殊不知,对方竟然是装“孙子”的骗子。
近日,江门新会大鳌一名老人成为冒充“孙子”的诈骗分子的目标,被以“准备结婚需要用钱”为由,诈骗118000元现金。幸运的是,新会公安在接报两小时后快速侦破该起诈骗案,成功抓获三名嫌疑人,并为事主挽回损失。
这种装“孙子”诈骗,属于冒充亲属类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电话假扮老人的晚辈“孙子”或“孙女”,利用各种理由骗取老人的信任,让老人放下心理防备,从而骗取老人的钱财。
诈骗分子的套路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1.寻找高龄老人作为目标对象
诈骗分子一般以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为目标,通过不法渠道获取目标对象的个人情况和电话信息。他们紧紧抓住老人与孙子孙女联系不密切的特点,往往会选择孙子孙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下手。
2.伪装“孙子”“孙女”来电
诈骗分子在掌握目标对象的信息后,会利用境外电话拨通老人的电话(一般选择打到老人家中无来电显示的座机电话),在电话中自称老人的孙子或孙女。
3.骗取老人的信任
在通话过程中,诈骗分子自称老人孙子孙女的姓名或小名,嘘寒问暖,赢得老人的初步信任,让老人放下戒备。
4.制造各种理由或紧张氛围
诈骗分子会利用“隔代亲”的特点,通过各种比如“结婚需要用钱”“打架需要赔付医药费”等各种紧急事件为由,营造紧张的氛围。
5.提前教会老人取钱话术
为应对柜面转账银行人员提问资金用途,诈骗分子会提前教老人相关话术,防止银行工作人员察觉骗局。
6.阻断与家属沟通,诱骗钱财
诈骗分子往往会以“别告诉爸妈”“怕爸妈责怪”等理由,阻断老人与家人沟通,并且催促老人尽快将钱转交给自己的朋友,而这个所谓的“朋友”就是诈骗分子本人或同伙。
新会公安提醒
1.广大市民群众要多向家中老人普及反诈知识,让老人多了解当前社会上多发的各类涉及老年人诈骗的手法,提高警惕;
2.提醒老人注意家中座机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如果无法通过声音分辨对方的身份,不可轻信对方的一面之词;
3.提醒家中老人,凡是涉及需转钱、交钱的,三思而后行,务必要当面或者电话与家人沟通核实;
4.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立即拨打110报警。(黎少驹 伍志峰)
编辑 | 罗胜境
来源 |新会公安